標籤 超愛看電影

「恐懼,是一種病毒。」— 《凶兆》(Sinister),2012

《凶兆》不是那種看完會讓你嚇得跳起來、尖叫連連的恐怖片。它更像是一場緩慢滲透的惡夢,一點一滴地腐蝕你的安全感,直到最後,讓你徹底相信黑暗潛伏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。它不是一部讓你腎上腺素飆升的爆米花電影,而是一部在你腦海裡揮之不去,讓你懷疑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是否真實的恐怖默示錄。

「重要的不是死亡,而是如何活著。」(Not the dying. It’s the living.)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林肯》(Lincoln),不是那種充滿爆破和特效的歷史大片,它沒有把林肯神化成無所不能的英雄,反而是聚焦在他生命中極其關鍵,卻又充滿算計與掙扎的一段日子。它細膩地描繪了林肯總統在南北戰爭末期,為了推動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,廢除奴隸制,所做的種種努力。這部電影,就像一本厚重的歷史書,但又不像歷史書那樣冰冷,它充滿了人性的溫度,也讓人重新思考歷史的意義。

「恐懼是成功的最大敵人。」——改編自真實事件的《FBI重裝戒備》

今天想跟你分享的這部《FBI重裝戒備》,不是那種充斥著槍林彈雨、爆破場面,讓你腎上腺素狂飆的好萊塢動作鉅片。它描述的是FBI精英團隊如何透過縝密的計畫、高科技的裝備,以及過人的膽識,去化解一個個真實發生的危機事件。沒有過多的英雄主義,更多的是團隊合作、策略思考,以及在壓力之下人性的掙扎。

「人生苦短,及時行樂,偶爾放縱一下又何妨?」《Fun Size-美國偶像劇場》

今天想跟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Fun Size-美國偶像劇場》,說實在的,算不上什麼影史留名的鉅作。它就是一部青春喜劇,講述一個高中女生為了萬聖節派對,不得不照顧弟弟,卻意外在路上弄丟了他,然後展開一場瘋狂尋弟之旅。是的,劇情簡單到不能再簡單,甚至有點老套。

「性愛是生命的一部分,如果你逃避它,你就是在逃避生命。」《性福療程》(The Sessions),2012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性福療程》(The Sessions),並非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史詩,也不是什麼探討性與道德的論文,它只是講述一位身患小兒麻痺症的詩人,如何透過一位性治療師的幫助,尋找愛與連結的故事。是的,光看簡介或許會覺得沉重、敏感,甚至有些尷尬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對親密關係感到徬徨時,如同一盞溫柔的光,照亮我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渴望的電影。

「長大後,我們才知道,原來快樂不是必然,而是需要努力爭取的。」《小芽的奇幻人生》(The Peanut Butter Falcon),2019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小芽的奇幻人生》(The Peanut Butter Falcon),不是什麼特效炫目的商業大片,也不是什麼探討哲學的藝術電影,它只是一個唐氏症男孩和一個亡命之徒,在美國南方沼澤地裡,尋找摔角夢想的公路電影。是的,聽起來很小品、很獨立,甚至有點像會出現在日舞影展上的電影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感到迷惘困頓的時候,像一盞溫暖的燈,照亮我內心深處,提醒我那些我曾經擁有,卻差點遺忘的勇氣和信念。

「藝術永遠是關於掙扎,關於挑戰權威,關於表達那些不被允許表達的東西。」——艾未未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紀錄片《艾未未:草泥馬》,不是什麼票房保證的商業大片,也不是什麼學院派推崇的藝術鉅作。它記錄的是一個藝術家,一個異議份子,一個被壓迫卻始終不屈服的靈魂。是的,光看片名就充滿了挑釁意味,甚至有點禁忌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面鏡子,照見了我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渴望,以及對於噤聲的恐懼。

「信仰就像一座房子,擁有許多房間。我們必須在裡面住上一輩子,才能真正瞭解它。」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(Life of Pi),2012

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,初看只是一部視覺效果驚人的冒險故事,一個少年、一隻老虎,在大海上漂流求生的奇幻旅程。但隨著歲月的流逝,我越來越明白,李安導演想告訴我們的,遠遠不只是一段驚險刺激的經歷,而是一種關於信仰、希望和人性的深刻叩問。

「恐懼是囚禁你自己的監獄。」— 《衝破極限》(Unbroken),2014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衝破極限》(Unbroken),不是一部輕鬆的爆米花電影,更不是能讓你笑出聲的喜劇。它改編自真實故事,講述奧運長跑選手路易斯·贊佩里尼在二戰期間,歷經墜機、海上漂流、戰俘營的殘酷折磨,最終奇蹟般生還的故事。

「有些醜陋,是為了保護更重要的美麗。」《巨魔人》(Troll Hunter),2010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巨魔人》(Troll Hunter),不是好萊塢特效炫技的爆米花電影,也不是探討哲學命題的燒腦神作。它只是一部用偽紀錄片形式,講述幾個大學生追蹤挪威非法獵殺巨魔的故事。是的,光看簡介,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廉價的怪物電影,甚至懷疑是不是哪裡來的山寨《科洛弗檔案》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開始懷疑人生、開始感到格格不入的時候,像一盞微弱卻堅定的燈火,照亮我內心恐懼的電影。

「恐懼並非來自怪物,而是來自我們內心的黑暗。」——《蒐屍魔前傳》(The Collector)

今天想跟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蒐屍魔前傳》,絕對不是什麼闔家觀賞的溫馨小品,更不是可以讓你輕鬆入眠的催眠曲。它是一部血腥、暴力、充滿壓迫感的恐怖片,講述一個技術高超的竊賊為了償還債務,潛入一個富豪家中行竊,卻發現這棟房子已經被一個變態殺手「蒐屍魔」佈滿陷阱,他必須在求生的同時,保護這一家人。

「英雄的定義不在於勝利,而在於面對恐懼。」《3D劍客聯盟:雲端之戰》,2011

今天要和你分享的這部《3D劍客聯盟:雲端之戰》,或許在影史上並不會留下太過濃墨重彩的一筆。它不像那些史詩鉅作,擁有磅礴的場面和深刻的哲思;也不像文藝片那樣,能夠觸動你內心最柔軟的情感。它甚至帶有那麼一點點俗套,英雄救美、反抗暴政,一切都像是我們在童年故事書裡讀過無數遍的老套情節。

「有時候,我們需要的不是答案,而是知道自己並不孤單。」《舞棍俱樂部》(Magic Mike),2012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舞棍俱樂部》(Magic Mike),絕對不是什麼藝術殿堂的傑作,也不是什麼探討社會議題的嚴肅電影。它只是一部關於一羣脫衣舞男,在佛羅裏達州坦帕市追逐夢想、揮灑汗水、以及偶爾露屁股的商業片。是的,聽起來有點膚淺、有點喧鬧、甚至有點物化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掙扎迷惘的時刻,如同一盞閃爍的霓虹燈,照亮我內心深處,關於夢想、關於友情、以及關於誠實面對自己的渴望的電影。

「人生就像一場球賽,不到最後一刻,永遠不知道誰會贏。」— 《人生決勝球》(Trouble with the Curve),2012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人生決勝球》,並不是一部高潮迭起、充滿特效的商業大片,甚至很多人可能從未聽過它。它只是一個關於棒球、關於父女關係、關於一個逐漸老去的球探的故事。它沒有華麗的場面,也沒有令人熱血沸騰的激情,但它卻像一杯陳年老酒,越品越能感受到它醇厚的滋味,默默地觸動我內心深處的那塊柔軟。

「有時候,英雄不是無所不能,而是知道何時該放手,回家。」《終極警探總動員》(Last Action Hero),1993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終極警探總動員》,絕對是九零年代動作電影的巔峯惡搞之作。它不是什麼哲學深奧的藝術片,也不是什麼發人深省的社會寫實劇,它只是一個少年被神奇的電影票帶進了自己最愛的動作英雄電影裡,然後發現一切都跟想像中不一樣的爆米花電影。是的,光看設定就很荒謬、很鬧,甚至有點白爛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成長過程中,如同一個亦師亦友的頑皮鬼,嬉笑怒罵地教會我什麼是真誠,什麼是真實人生的電影。

「有時候,惡作劇並不是頑皮,而是我們終於學會用自己的方式,保護所愛。」《小鬼當家》(Home Alone),1990

今天要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小鬼當家》(Home Alone),不是什麼探討深刻議題的藝術電影,也不是什麼特效炫目的科幻鉅片,它只是一個八歲小男孩在家裡與笨賊鬥智鬥勇的家庭喜劇。是的,光看簡介就覺得老套、公式化,甚至有點幼稚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生命中某些徬徨失措的時刻,像一盞溫暖的燈,照亮我內心深處的恐懼,也提醒我,即使孤單,也能勇敢面對。

「真相永遠是傷人的,但謊言卻是致命的。」《機密真相》(Official Secrets),2019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機密真相》(Official Secrets),不是一部讓你捧腹大笑的娛樂片,也不是一部特效炫目的商業大片。它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政治驚悚片,講述一位英國情報人員凱瑟琳·岡恩,因為不忍無辜生命受到威脅,毅然洩漏機密文件,揭穿美國和英國政府企圖操縱聯合國安理會,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內幕。

「我們都害怕結束,但這是唯一讓我們開始的機會。」《私人診所》(Private Practice),2007-2013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美劇《私人診所》(Private Practice),不是什麼高收視率的爆款神劇,也不是什麼被捧上神壇的時代經典。它只是關於一家位於洛杉磯海灘邊的私人診所,一羣醫生們在專業與私人生活間掙扎的故事。是的,光看簡介,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灑狗血的肥皂剧,充滿了三角戀、醫學奇蹟和道德困境。

「愛不是擁有,而是付出。」《老媽與奶爸》(Raising Helen),2004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老媽與奶爸》(Raising Helen),絕對不是影評人口中必看的藝術鉅作,也不是什麼引人入勝的懸疑神片,它只是一個時尚雜誌的公關,突然變成三個孩子的監護人的愛情喜劇。是的,聽起來可能有點老套,甚至是 Hallmark 電視電影的調性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對人生方向感到迷惘時,如同一位慈祥的長輩,溫柔地提醒我,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電影。

「有時候,抓住麥克風,大膽唱出自己的聲音,比躲在人羣裡假裝合羣更重要。」《Phantom-美國偶像劇場》

《Phantom-美國偶像劇場》,一部乍看之下充滿青春、夢想、與舞臺魅力的電影,卻意外地觸動了我心中那塊關於「選擇」的柔軟角落。它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,甚至有些情節顯得過於理想化,但它就像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過去那些關於夢想、關於妥協、關於「我是誰」的掙扎與困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