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閱讀

罪惡無所不在,正義只剩最後一線希望。《火線追緝令》

正義只剩最後一線希望。

「我們總以為過去的黃金年代比現在美好,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焦慮與不安。」——《午夜巴黎》(Midnight in Paris),2011

《午夜巴黎》(Midnight in Paris)這部電影,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只是伍迪·艾倫的又一部浪漫喜劇,有點懷舊、有點夢幻、有點知識分子氣質。但在某個不太平靜的深夜,它卻不偏不倚地敲開了心裡某個門縫。它像一種溫柔卻堅定的提醒,在喧囂世界中悄悄低語:別再懷念那個你未曾真正參與過的年代,也別再逃避你此刻能夠活出來的每一刻。

「堅持自己信仰的那一刻,我才真正理解什麼是自由。」《永不妥協》(Erin Brockovich),2000

有些電影的名字,像是一種宣言。《永不妥協》(Erin Brockovich)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。不是每個人都會愛它,因為它沒有浮誇的特效,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拯救世界的橋段,甚至連女主角的打扮都不怎麼討喜。但正是因為這樣,它才能在某些特定的時刻,像是一面鏡子,讓我們看見被塵封已久的自己。

「長大從來不是問題,是我們捨不得放下的那些回憶,讓我們沒辦法好好往前走。」《姐妹》(Sisters),2015

那一年我看《姐妹》的時候,沒有任何期待。我只是打開電視,在一個週五晚上,胡亂找了部電影當背景音。然後,我一邊收衣服一邊笑,笑到蹲在地上動不了。接著我坐下來認真看,看到後來竟然鼻酸,甚至偷偷流了幾滴眼淚。

「有些聲音,唯有靜下來,才能聽見。風說的話、心裡的話、從來都不吵,但卻最真。」──《風中奇緣》(Pocahontas),1995

有人說,《風中奇緣》只是迪士尼的一部公主電影。畫面美、歌好聽,角色設計充滿異國情調,但故事嘛,有點太理想、太童話,畢竟歷史從來不這麼柔軟。然而,每次重看這部電影,總在不同的人生階段,聽見一些沒聽過的話語。不是角色台詞,而是某種風的聲音,一種從心底傳來的耳語。像是在提醒自己,活得太急、想得太多、或是錯把浮華當成方向的時候,那陣風就會突然吹過來,讓人停下腳步。

「有些事情,只有放下,才能繼續愛。」——《大法官》(The Judge),2014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,是一部安靜卻有重量的電影。《大法官》(The Judge),不是特別新,也沒被炒得沸沸揚揚,更沒有像漫威或諾蘭那樣的聲勢。它講的是一名大律師回到小鎮,面對與父親的多年疏離、重重誤解,以及一次意外案件後所展開的情感修復與自我和解。光聽這樣的劇情,或許你會覺得像是人生劇展,甚至有點沉重。但說真的,對某些人來說,它卻可能會成為一部在心中留痕的作品,不為娛樂,只因為它太真實,真實到像是你我的故事。

當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那就足夠了,別人的認同從來都不是必要條件。《十月的天空》(October Sky, 1999)

今天想跟你們聊的,是一部不太容易在排行榜上看見,卻在我心裡有著極高地位的電影——《十月的天空》(October Sky)。

「有時候,逃避並不是軟弱,而是我們終於誠實地承認:這樣的生活,並不適合我們。」《賭城大丈夫》(Last Vegas),2013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賭城大丈夫》(Last Vegas),不是什麼氣勢磅礡的大作,也不是什麼得獎無數的經典電影,它只是四個老人家去拉斯維加斯辦單身派對的喜劇片。是的,光看簡介就很鬧、很俗,甚至有點像電視電影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人生裡特定時刻,如同一位不請自來的老朋友,默默陪我笑過、哭過、也陪我誠實面對自己的電影。

在愛裡犯傻,是我們保有童真的證明。新娘百分百 (Notting Hill), 1999

今天要分享的,是那部總能讓人嘴角失守、心頭發熱的經典愛情電影《新娘百分百》(Notting Hill)。它是英式幽默與純愛情懷的完美結合,雖然上映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,卻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愛情代表作。

「人生不是關於找到一個能一起共度餘生的人,而是找到一個讓你想努力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的人。」——《愛在黎明破曉時》(Before Sunrise),1995

這不是一部高潮迭起、戲劇張力讓人屏息以待的電影,也不是什麼砸重金打造、特效滿天飛的大製作,它幾乎就是兩個陌生人,在維也納街頭一整晚的散步和對話。但它卻陪我走過無數個夜晚,讓我在迷惘、孤獨、心碎、又重新相信的時候,有個出口能把情緒交託。對我來說,它就像一張老沙發,你回家累了就往上一躺,不需要太多語言,也不用顧慮姿勢優不優雅,它只是安靜地接住你。

「有時候,我們害怕的不是世界末日,而是世界還在轉,但我們卻再也回不去了。」——《殭屍哪有那麼帥》

這是一部你光聽片名可能就笑出來的電影,《殭屍哪有那麼帥》,荒謬,搞笑,甚至有點中二。但奇妙的是,它偏偏就是這樣一部看似毫無邏輯、毫無包袱的小品片,在我某個陷入低潮、對一切都感到疲乏的時候,像一個穿著奇裝異服的陌生人,突然跑來在我面前搞笑、撒潑、用完全不合邏輯的方式,敲醒了我沉睡已久的某部分靈魂。不是因為它多有深度、多會說故事,而是因為它夠真,夠怪,也夠勇敢。

「人活著,不是為了贏過對方,而是學會輸得起,然後依然熱愛那個自己。」《頂尖對決》(The Prestige),2006
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頂尖對決》(The Prestige),不是那種一眼就看穿的娛樂片,也不是什麼容易在夜晚輕鬆看完後隔天就忘了的電影。它像一場魔術表演,一開始光怪陸離,後來卻沉入深層的情感泥沼。表面上它講的是兩位魔術師爭鬥一生的故事,實際上,卻是無數人用盡全力證明自己、耗盡人生換得認可與救贖的隱喻。這不是一部輕鬆的電影,卻是一部在人生某些階段會忽然理解的電影,就像有些書,年輕時讀不懂,老了才想起那幾句話竟然早已寫進心裡。

「你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。你只是想被騙。」——《頂尖對決》(The Prestige, 2006)

我一直記得這句話。第一次聽到的時候,是在一個失眠的夜晚,背景是房間的滴答時鐘聲,身體困乏但腦袋卻清醒得可怕,電視上的聲音一進一出,直到這句台詞出現,我瞬間從迷濛裡清醒。

人生的長短不在於時間《餘命10年》

而在於如何活過每一刻。

不是真的非得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,才能被愛,也能成功。《穿著Prada的惡魔》(The Devil Wears Prada),2006

這部電影,是眾多經典當中最懂現代人掙扎的一部作品。它把成長的苦澀、選擇的重量、以及價值觀碰撞的拉鋸,都描繪得精準又細膩。當中沒有非黑即白的對錯,而是每個角色的選擇都建立在自己所相信的那一套人生邏輯上。有人追求極致的專業,有人守護自己的初衷,也有人在天秤的兩端之間徘徊,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。

等待,不是因為我沒有選擇,而是因為我願意相信你會回來。《航站情緣》(The Terminal, 2004)

這是一部我每隔幾年就會重看一次的電影。每次看,都像是重新被拉回某個人生節點,回到那些徘徊不前、不知道該往哪走的時光。電影裡的Victor Navorski,在那個陌生的機場裡沒有護照、沒有目的地、沒有國籍,卻一步一步活成了整個航廈裡最讓人記得的人。對我來說,他的故事不只是電影情節,而像是一種人生哲學的啟發。

戰場上活下來,不代表你還活著。怒火特攻隊 (Fury), 2014

這部電影,是許多人提起戰爭題材時絕對不會遺漏的經典之作。當年第一次觀看《怒火特攻隊》(Fury)時,心中被無數種情緒翻攪,難以平復。多年後再次回顧這部作品,那些第一次看時未曾深入的部分,如今卻像鐵錘重擊胸口般深刻。

當你愛上一個人,不是要去征服對方,而是學會在愛裡讓彼此自由。《征服情海》

今天想分享的,是我心中排名第三的電影作品:《征服情海》。這部電影不只是愛情的故事,而是一種人生的體悟,一場內心深處的洗禮。它就像一面照妖鏡,把我們在愛裡最脆弱、最想掩蓋的那一面照得赤裸裸。每次重看它,我都會沉默很久,然後在深夜靜靜回想,愛過的人、錯過的話、還有那些一直沒放下的自己。

「一切都會沒事的,最後如果還沒好,那就代表還沒到最後。」《金盞花大酒店》(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, 2011)

今天想介紹的是我個人心中前五名的電影之一,是那種看完後會想給自己烤一壺香辣豬片,座下來好好重新整理一下人生的照騙式種小魅力作品-——《金盞花大酒店》。

人生就像一場冒險,而最驚奇的風景,常常藏在你最不想踏出的那一步之後。《逆轉人生》(Intouchables, 2011)

今天想和你聊的這部電影,是我人生中反覆看了無數次,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悟的作品:《逆轉人生》(Intouchables)。對我而言,它不只是一部電影,而是一本關於人生、友情、自我與選擇的生命筆記。每當我在人生某個交叉口站得太久,不知道該走哪一邊的時候,我總會再拿出它來看一次。它不會告訴你該怎麼做,但它會靜靜地陪著你,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片段裡,讓你突然明白一件事:「原來,我還是可以重新出發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