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恐懼是野草,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瘋長。」《不安之種》,2013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不安之種》,不是什麼讓你腎上腺素狂飆的恐怖大片,也不是什麼讓你嚇到不敢闔眼的血腥之作。它只是用一種詭異、內斂,甚至有些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步調,慢慢地、慢慢地滲入你的意識,讓你感到一種揮之不去的、綿延不絕的恐懼。是的,光看簡介你可能覺得它很無聊、很不明所以,甚至有點像大學生的實驗短片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人生裡特定時刻,如同一面扭曲的鏡子,映照出我內心深處那些被壓抑、被忽略的恐懼與不安。
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,不是它嚇人的技巧,而是它對「未知」的描寫。我們活在一個被資訊淹沒的世界,似乎任何事物都有了解釋、都有了答案。但《不安之種》卻提醒我們,在這個看似理性的世界背後,依然存在著許多我們無法理解、無法掌控的事物。那些漂浮在空中的紙片、在黑暗中閃爍的眼睛、在田野中遊蕩的模糊身影,都代表著我們內心的恐懼——對未知的恐懼,對失控的恐懼,對死亡的恐懼。
就像我們在生活中,總是努力地想要掌握一切,規劃未來,避免風險。但生活往往不如我們所願,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變故,一些超出我們控制範圍之外的事情。這些事情就像電影中的「種子」,悄悄地埋入我們的內心,生根發芽,讓我們感到不安、焦慮、甚至恐懼。
我曾經也有過一段時間,對未來感到極度的徬徨。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。我害怕失敗,害怕被否定,害怕自己會一事無成。那段時間,我常常失眠,做噩夢,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。我試圖逃避這種狀態,用工作麻痺自己,用娛樂分散注意力。但那些「種子」依然存在,在我的內心深處不斷地滋長,讓我感到越來越不安。
後來,我開始試著去面對這些恐懼。我不再逃避,而是選擇去探索它們,去了解它們。我開始閱讀心理學書籍,參加冥想課程,和朋友傾訴我的煩惱。我發現,當我願意去正視這些恐懼時,它們的力量就會減弱。我開始明白,恐懼並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,它只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聲音,提醒我們要注意某些事情,保護自己免受傷害。
就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,我們無法徹底消除這些「種子」,但我們可以學會如何與它們共存。我們可以學會控制它們的生長,防止它們蔓延成災。我們可以學會從它們身上汲取養分,讓它們成為我們成長的動力。
《不安之種》不是一部讓你感到愉悅的電影,它會讓你感到不安,甚至有些不舒服。但如果你願意靜下心來,仔細地品味它,你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讓你成長的力量。你會發現,面對恐懼並不可怕,真正的恐懼是逃避恐懼。而當我們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恐懼時,我們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,才能真正地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