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懷疑是信念的開始。」——《少年彌賽亞》(The Young Messiah),2016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少年彌賽亞》,不是什麼特效炫目的史詩鉅作,也不是什麼引發廣泛討論的宗教爭議片,它只是講述一個七歲耶穌,與家人從埃及返回拿撒勒的故事。是的,光看簡介或許會覺得它是部過於虔誠、甚至有些說教意味的電影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信仰掙扎的時刻,如同一位絮絮叨叨的老人,溫柔地提醒我,關於相信的本質,關於愛的重量。
這部電影並非著重於奇蹟的展現,而是聚焦於一個孩子的成長、一個家庭的守護,以及一個時代的動盪不安。小耶穌天真好奇,他追問自己的身世,他疑惑自己的不同。他看見貧困,他感受到不公,他渴望理解世界,更渴望被世界理解。這份渴望,純粹而真摯,彷彿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對歸屬感與認同感的渴求。
約瑟和馬利亞,是這部電影中最讓人動容的角色。他們並非完美的父母,他們也充滿了困惑與恐懼。他們深知自己孩子的特殊,卻也竭盡所能地保護他、愛護他,試圖給予他一個平凡的童年。他們在信仰的道路上摸索前行,在危險的環境中堅守信念。他們的愛,不是狂熱的盲從,而是建立在信任與理解之上的深刻連結。這份愛,像一盏微弱的燭光,在黑暗中指引方向,也溫暖著每一個迷失的靈魂。
希律王,則是這部電影中另一道深刻的陰影。他代表著權力、恐懼與猜忌。他害怕任何可能動搖他統治根基的存在,他因此不惜一切代價,消滅潛在的威脅。他的冷酷與殘暴,與小耶穌的善良與純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他讓我們看見,權力的腐蝕性,以及恐懼如何扭曲人心。
《少年彌賽亞》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,它更多的是提出問題,引發思考。它讓我們思考,何謂信仰?何謂愛?何謂真理?它讓我們反思,我們是否願意敞開心扉,接納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?我們是否願意為了保護我們所愛的人,付出一切?我們是否願意在充滿懷疑的世界裡,仍然選擇相信?
電影中,小耶穌常常遇到質疑與挑戰。他被視為異類,被懷疑是騙子,甚至被追殺。但他從未動搖自己的信念,他始终坚持着内心的善良与爱。他用他的行动,默默地影响着身边的人,用他的纯真,融化着世间的坚冰。
这部电影并非要宣扬某种特定的宗教,而是要传递一种普世的价值观:爱、希望、与宽容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,也要保持内心的光明,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,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。
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,我們也會遇到質疑、挑戰、甚至背叛。我們會感到迷茫、困惑、甚至想要放棄。但就像小耶穌一样,我们需要相信自己,坚持自己的信念,用爱和希望照亮前方的道路。
《少年彌賽亞》是一部溫柔的電影,它沒有華麗的特效,也沒有驚險的劇情,但它卻能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。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,用溫柔的語氣,告訴我們關於信仰、愛與希望的故事。它提醒我們,即使在充滿懷疑的世界裡,也要選擇相信,因為懷疑,是信念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