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人生苦短,及時行樂。」《第九條》(The Ninth Configuration),1980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第九條》(The Ninth Configuration),沒有華麗的特效,也沒有緊湊刺激的劇情,它只是一部背景設定在精神病院,探討瘋狂與理性的哲學思辨電影。是的,光看簡介可能覺得深奧、難懂,甚至有點古怪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對人性感到困惑時,如同一個深沉的智者,引導我思考生命意義,並觸動我內心最柔軟角落的電影。
《第九條》的故事發生在一座陰森森的城堡裡,這座城堡被改造成一間精神病院,收容著一群從越南戰場歸來的精神失常的士兵。他們的症狀千奇百怪,有人堅信自己是莎士比亞,不斷吟誦著哈姆雷特的台詞;有人則沉迷於暴力,彷彿還身處在戰場上。
醫院的新任院長科伊爾上校,是一位經歷過戰爭洗禮,對生命充滿懷疑的軍人。他來到這裡的目的,並非治療這些士兵,而是想找到人類瘋狂背後的根源,證明人性本惡。然而,隨著他與這些士兵的相處,他的信念開始動搖。
這些被認為是瘋子的士兵,其實都懷抱著對生命的熱情,以及對理想的追求。他們只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,來表達內心的痛苦和困惑。例如,那位堅信自己是莎士比亞的士兵,他並非真的瘋了,他只是藉由莎士比亞的文字,來尋找生命的意義。
科伊爾上校逐漸發現,瘋狂與理性的界線其實很模糊。當一個人對社會感到失望,對生命感到絕望時,他可能會選擇逃避到瘋狂的世界裡。然而,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裡,他或許能夠找到真正的自我,以及生命的意義。
電影中,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。科伊爾上校問一位士兵:「你為什麼要假裝自己是莎士比亞?」那位士兵回答說:「因為在莎士比亞的世界裡,我才能夠感受到真正的愛和美。」這句話深深觸動了科伊爾上校的心弦,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。
科伊爾上校也曾經有過理想,曾經對人性充滿希望。然而,戰爭的殘酷讓他失去了這些。他開始變得冷漠、麻木,甚至懷疑人性的美好。但是,這些被他認為是瘋子的士兵,卻重新喚醒了他內心的熱情。
《第九條》並不是一部容易理解的電影,它充滿了隱喻和象徵,需要觀眾用心去體會。但是,如果你願意沉浸在電影的氛圍中,你或許能夠從中找到一些啟示。
這部電影告訴我們,瘋狂並不是一種病態,而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。當我們無法承受生活的重壓時,我們可能會選擇逃避到另一個世界裡。但是,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,我們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。
《第九條》也告訴我們,人性的美好是存在的。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,我們仍然可以找到愛、希望和勇氣。只要我們願意相信,只要我們願意去追求,我們就能夠找到生命的意義。
多年以後,當我再次回想起《第九條》時,我總會想起科伊爾上校最後的選擇。他選擇了犧牲自己,拯救了那位堅信自己是莎士比亞的士兵。他的犧牲,證明了人性的光輝,也讓我對生命充滿了希望。
《第九條》或許不是一部適合所有人觀看的電影,但它絕對是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。它能夠引導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,以及人性的本質。如果你正在對人生感到困惑,如果你正在尋找生命的意義,或許你可以試著看看這部電影。它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啟示,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