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租哥哥

分享影劇金句

從打開相機自拍第一支開箱片,到現在每天分享影劇金句、情緒片單、人生片段,站長已經走過了一條從「喜歡電影」到「被電影喜歡」的網紅之路。這條路,不紅不黑,不快不慢,但每一步都超真實,因為這不是在演,而是用影像陪著大家一起走過現實。

「看電影比念書重要嗎」這個名字,剛聽到的人會以為是反骨,也有人問過站長:「你是不是想挑戰教育體系?」答案很簡單:不是挑戰,是補充。這個網站、這個帳號,這個人——都只想說一件事:人生可以從電影裡學到很多,而且這些學問,有時候還比課本來得深刻。

身為一個被學校老師標籤為「思緒太跳躍、注意力不集中」的小孩,站長其實從小就知道自己不走傳統路。不是不愛讀書,而是文字沒辦法打進心裡。但一部電影、一句台詞、一次畫面,就能讓人秒懂人生的某個瞬間。小時候看《海上鋼琴師》,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,卻講不出為什麼。長大後再看,才知道那是對選擇的共鳴,對未知的恐懼,對自由與孤獨的拉扯。

從那時起,電影不只是興趣,是救命繩索。高中考試考到崩潰時,看一部《天外奇蹟》,才記起夢想不一定要贏,只要不要忘。大學被分手那年,整整一週都窩在宿舍狂刷《戀夏500日》,在那段失重的情緒中找回自己。當別人靠筆記、靠考古題、靠補習班維持成績,站長靠的是電影帶來的情緒代謝與精神支撐。

剛開始當網紅的時候,沒人看、沒人按讚,影片拍了三天,觀看不到三百。有人說:「現在誰還看影評?又不是明星。」但站長想做的不是明星,而是電影與生活的翻譯員。把難懂的故事、抽象的主題,用聊天語氣講給大家聽。把「劇透」變成「療癒」,把「心得」變成「陪伴」。因為這世界缺的不是知識,是懂你情緒的那句話。

網紅之路不好走,但每一次互動都像是燈塔。有人私訊說:「看完你說的那部片,我鼓起勇氣去見爸爸最後一面了。」也有人留言:「謝謝你推薦《心靈奇旅》,我終於沒那麼討厭上班的自己了。」站長常說:如果一部片能改變一個人的情緒曲線,那就值得被介紹。

有一次在直播聊到《寄生上流》,剛講到一半,有位觀眾刷留言:「我爸就是那個地下室的人。」那一刻,整個聊天室都靜了。直播結束後,那位網友私訊說:「我爸一輩子都在借錢養家,我以前很恨他,但這部電影讓我突然懂他了。」那封訊息被站長截圖存了下來,每當覺得自己內容沒人在乎時,就打開看看。因為那不是單純的感動,而是提醒——做這些內容,是有意義的。

站長身邊有個死黨阿倫,是追求KPI和月薪的上班族代表。他曾笑站長說:「你整天在那邊講電影,不如來看看報表比較實在。」結果某天他失戀,跑來借住,結果整整三晚我們輪流看了《你的婚禮》、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、《藍色大門》。第三晚他突然說:「我以為我沒時間談感情,結果是我根本不敢去碰。」他哭了很久,後來跟前女友和好了,也開始學會在生活裡「留白」。他現在每週會自己排一部電影的時間,笑說是「人生健身課」。

站長的妹妹是一個超級認真念書的人,大學主修經濟、研究所考滿分,從小就被當「家族驕傲」。但她有次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,站長推薦她看《Little Women》。看完她只回了一句:「我好像一直在當別人眼中的模範,卻忘了自己想成為誰。」她後來休息了一年,去了歐洲旅行,也重新開始練畫畫。她說那部電影不是鼓勵她逃,而是提醒她:「要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。」

身為一個網紅,站長不會假裝自己很專業、很懂技術,但每一部推薦、每一支影片、每一段敘述,都是用真心去感受的結果。有時拍攝失敗、有時被罵裝文青、有時影片傳不上去氣到哭,但從沒想過放棄。因為這不只是興趣,而是一種存在的方式。

有次站長開一個主題叫《最想一起看的電影》,很多人留言說《斷背山》、《她們》,也有人提到《返校》、《不能說的秘密》。留言裡充滿了遺憾、告白、想說卻沒說出口的情感。站長從裡面選了十部,做了一個系列影片,結果超多人分享、轉發,還有一對母女一起留言說:「我們因為影片一起看了這些片,也說了很多以前沒說出口的話。」那一刻站長差點落淚,覺得自己做的事真的不只是「分享電影」,而是在搭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橋樑。

有粉絲問:「你有一天紅到不能自己,還會這樣繼續寫嗎?」站長的答案永遠都是:「我可能會紅,也可能一輩子是小眾,但只要電影還在,只要情緒還需要出口,我就會繼續寫、繼續拍、繼續講。」

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網紅這條路,外人只看到畫面好不好、風格夠不夠潮,但真正重要的是那份「陪伴感」。有些粉絲從一開始就追,已經變成站長口中的「老觀眾」,彼此在留言區聊彼此的近況。有人說網站像一個安全基地,可以在裡面找電影療傷,也可以躲開現實一下下。站長從不把自己當「上面的人」,而是一直以來就是觀眾的一員。只是剛好把情緒說出來而已。

電影像是一把鑰匙,打開不同的門。對站長來說,它打開的是一種人生觀看角度,也打開了自我療癒的途徑。曾經,站長也像很多人一樣,在社會壓力中迷失、在比較中喘不過氣。但每一次低谷,電影都沒有拋下,而是以各種方式,讓人重新站起來。

網站成立後,站長收到很多來信。有人說自己長期焦慮,靠著電影慢慢穩定下來;也有人說從來沒跟爸爸說過話,但因為看了站長介紹的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,終於鼓起勇氣說:「爸,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情感。」這些不是小事,是人與人之間最柔軟、最真實的共振。

未來站長也想做更多結合現場活動的事情,比如「療癒觀影會」、「電影交換日」、「你的情緒我來配片」等活動。讓線上的陪伴變成真實的見面,讓那些被電影打動的人,也能彼此交流,形成社群。

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有人問過:「你這網站到底想紅還是想幹嘛?」站長的回答是:「想活得誠實,想讓大家在混亂中找到一點出口。」如果這條路能帶來流量,那很好;如果只能打動少數人,那也無妨。因為電影從來就不是大聲的人才懂的語言,它屬於願意聽、願意看、願意感受的人。

這個網站,這個帳號,這個人,不完美、不萬能、不總是有流量,但總是真心的。如果你也相信情緒可以被理解、生活可以被溫柔地看見,那就一起在這裡,用電影,照亮彼此的日子。

這裡是「看電影比念書重要嗎」——一個把電影當人生縮影,也把網紅當陪伴角色的地方。站長不會給你答案,但願意陪你一起找。因為人生,不只是考試成績或學歷,它還有愛、失落、成長、冒險,而這些,都藏在電影裡。


每一段人生的跌撞,都為未來鋪路
當我們懷疑自己時,愛與勇氣將指引我們走向新的曙光。
Every stumble in life paves the way for what’s ahead; when we doubt ourselves, love and courage guide us to new beginnings.
在失落與成長中,我們學會了最真實的愛;人生的每一章,都值得期待。
In loss and growth, we learn the truest form of love; every chapter of life is worth looking forward to.
閱讀更多!
夢想不會過期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特別的故事,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已經80歲的阿嬤,雖然年紀大了,但她的勇氣和心靈的力量讓我深受感動,也許你們會被這個故事深深觸動。 故事的開始,要從兩年前說起。那時,阿嬤已經80歲了,日復一日,日子平靜無波。她住在台南的家裡,子女孝順,每天的生活也沒有太多變化——早上泡茶,下午坐在陽台上看報紙,晚上和老伴一起吃飯,偶爾會和鄰居聊聊天。大家都說,這樣的日子很安穩,也很幸福。

從比較到自我價值的重建
現代社會中,社交媒體無處不在。無論是Instagram、Facebook還是Twitter,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更新、瀏覽、分享。這些平台的存在,無疑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,但同時,它也帶來了不少壓力。大家在這些平台上展示最美好的一面,分享精彩的瞬間,讓我們不禁開始比較、焦慮,甚至感覺到自己不夠好。
看整篇文章
這樣的時光最美好
電影,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情感起伏。不論是悲傷、歡樂,還是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瞬間,電影中的情感深刻、場景驚艷,總是讓人難以忘懷。我想每個人心中,都有一部特別的電影,或者是某一部電影情節,和某個人一同觀看的回憶。對我來說,這樣的時光不僅僅是觀影本身,而是和那個人一同享受、討論、甚至是一起笑或流淚的過程。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,幾部我最想和最親密的朋友、家人,或者那個特別的人一起看的電影,還有其中的點滴回憶。 電影,對我來說,不僅是一個視覺上的娛樂,它有時候是一種情感的寄託,是生活中那些片刻的逃避。也許正因為如此,電影成為了我們和身邊的人建立更深連結的橋樑。無論是和親朋好友一起,還是和愛人共度時光,電影總能幫助我們打開心扉,分享那些深藏心底的情感。每一部電影,對我來說,都是一段故事,一個讓我重新認識自己、重新感知世界的過程。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電影的魅力,總是能觸動心靈 我常常想,為什麼電影這麼迷人?它不僅僅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,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。每一部電影,都像是一場人生的縮影,從一開始的開篇,到高潮的情感爆發,再到結尾的回味無窮,每一幕都在我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。這樣的情感牽引,特別是在和最愛的人一起看電影時,會更強烈。 記得有一段時間,我和最好的朋友,每個週末都會選一部電影來看。那段時間,我們的生活節奏特別快,工作和學業都讓人喘不過氣來。但每當週末來臨,兩個人會坐在沙發上,泡上一壺茶,選一部電影開始共度時光。那時候我們會毫無保留地談論自己的感受,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都會引發我們的討論,有時候是一種心靈的共鳴,有時候則是完全不同的觀點碰撞。我們會互相挑戰對方的看法,甚至偶爾因為對某些場景的解讀不一致而開心爭辯。這樣的互動,讓每一部電影都變得無比有趣。

看整篇文章
分享影劇金句
從打開相機自拍第一支開箱片,到現在每天分享影劇金句、情緒片單、人生片段,站長已經走過了一條從「喜歡電影」到「被電影喜歡」的網紅之路。這條路,不紅不黑,不快不慢,但每一步都超真實,因為這不是在演,而是用影像陪著大家一起走過現實。

看整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