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男孩看電影

「即使是走音的旋律,也比沒有旋律好。」《誰人的木琴》(What They Had),2018

「即使是走音的旋律,也比沒有旋律好。」《誰人的木琴》(What They Had),2018

今天要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誰人的木琴》(What They Had),並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,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史詩鉅片,它只是關於一個家庭,在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後,如何面對與抉擇的平淡敘事。是的,光看劇情可能有些沉重、有些寫實,甚至讓人覺得有些難以承受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生命某個階段,像一盞溫柔的光,照亮我內心深處的迷茫,讓我看見愛的各種樣貌,以及家庭關係中難以言喻的牽絆。

這不是一部會讓你哈哈大笑的電影,它更多的時候,是靜靜地,緩緩地,滲入你的心房。它沒有刻意煽情,沒有過度渲染,只是真實地呈現一個家庭在面對親人失智時的掙扎、無助與愛。我們看見女兒為了照顧母親,放棄自己的事業與家庭,回到家鄉,卻又在無形中感到窒息;我們看見兒子為了維持家庭的和諧,隱藏自己的情緒,默默承受著一切;我們看見父親不願承認妻子的病情,固執地想要抓住過去的美好,卻又在現實面前感到無力。

電影裡沒有壞人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,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彼此。女兒看似強勢,卻背負著沉重的責任;兒子看似冷漠,卻在默默付出著;父親看似固執,卻深愛著自己的妻子。他們之間的爭吵、衝突,都源於愛,源於對母親的不捨,源於對未來的恐懼。

我特別喜歡電影中,女兒與父親之間的一段對話。女兒問父親:「你會不會覺得,如果媽媽從未罹患阿茲海默症,我們的生活會更好?」父親沉默了許久,回答說:「或許吧,但如果沒有這一切,我們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,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。」

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。生命中,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,有時是突如其來的疾病,有時是無法預料的變故。這些挑戰,或許會讓我們感到痛苦、迷茫,甚至想要逃避。但同時,它們也給了我們機會,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,更珍惜身邊的人,更學會如何去愛。

《誰人的木琴》並不是要告訴我們如何解決問題,而是要告訴我們,在面對問題時,我們並不孤單。即使是走音的旋律,也比沒有旋律好。即使生活充滿了挑戰,我們也要勇敢地活下去,用愛與關懷,填補生命中的缺憾。就像片中的那個家庭,即使在母親逐漸失去記憶的過程中,他們仍然努力地創造新的回憶,用愛維繫著彼此的連結。

這部電影,就像一杯溫熱的茶,在寒冷的冬夜裡,溫暖著我的心房。它讓我明白,愛不是完美無缺,而是接受不完美,包容彼此的缺點,在困難面前,互相扶持,共同前行。它也讓我明白,家庭不是避風港,而是我們共同成長、共同學習的地方,我們在家庭中學會愛,學會付出,學會如何成為更好的人。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20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