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有時候,活下去的理由不是為了偉大,而是為了證明,我們比那些想殺死我們的人更強。」《地下弒》(As Above, So Below),2014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地下弒》(As Above, So Below),不是什麼影評家讚不絕口的恐怖鉅作,也不是什麼嚇得人睡不著覺的血腥電影,它只是一群人闖入巴黎地下墓穴尋寶的偽紀錄片。是的,光看簡介就很老套、很無聊,甚至有點像學生作業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人生裡極度迷惘的時刻,如同一個黑暗中閃爍的微弱燈火,逼我直視內心深處恐懼,也提醒我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反抗的電影。
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,並不是那些突如其來的驚嚇或視覺上的恐怖場景,而是它用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,揭露了人性在極端壓力下的脆弱與堅韌。女主角史嘉蕾,一個學富五車、滿懷理想的煉金術士,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,踏入了巴黎地下墓穴這個充滿死亡與秘密的迷宮。她的探險隊伍,由各種專業人士組成,每個人都懷抱著不同的目的,卻都被墓穴深處的黑暗所吞噬。
他們尋找的,是傳說中的賢者之石,一種能點石成金、永生不死的神秘物質。但隨著他們越往深處走,他們所遭遇的,就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障礙,更是心理上的挑戰。墓穴彷彿一面鏡子,映照出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、罪惡和慾望。那些被他們刻意遺忘的過去,如同鬼魂般浮現,將他們拉入一個無止境的輪迴。
其中一幕讓我印象深刻:團隊成員喬治,一個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攝影師,在狹窄的通道中崩潰大哭。他痛訴自己童年時的創傷,那些被他深埋在記憶深處的恐懼,如同潮水般湧來,幾乎將他淹沒。這一幕並不是為了嚇唬觀眾,而是為了展現人類在面對恐懼時的真實反應。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過去的傷痛,那些傷痛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心底,等待時機爆發。
《地下弒》的可貴之處,就在於它沒有回避這些黑暗面。它沒有試圖用英雄主義或浪漫主義來美化死亡和恐懼,而是用一種近乎紀錄片的方式,呈現了人類在絕境中的掙扎。它告訴我們,活下去的理由並不是為了追尋永生,而是為了戰勝內心的恐懼,為了證明自己比那些想擊垮我們的人更強大。
這部電影讓我想到自己過去的經歷。在人生低谷時,我曾經感到迷茫、恐懼,甚至想要放棄。我像史嘉蕾一樣,試圖尋找某種東西,某種能讓我擺脫困境、重獲新生的東西。但我後來發現,真正的寶藏並不在於外在的成就或物質的滿足,而在於內心的力量。只有當我們敢於直面自己的恐懼,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,才能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。
《地下弒》並不是一部輕鬆的電影,它會讓你感到不安、壓抑,甚至有些恐懼。但它也是一部深刻的電影,它會讓你思考人生的意義、死亡的真相,以及活著的勇氣。它提醒我們,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,我們會遇到挫折、困難,甚至絕望。但只要我們不放棄,只要我們敢於直面自己的恐懼,我們就能夠找到活下去的理由,就能夠證明自己比那些想擊垮我們的人更強大。它如同一個不請自來的良師,在你迷失方向時,給你一點微弱的光芒,讓你鼓起勇氣,繼續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