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有些時候,離開並不是背叛,而是我們終於明白:有些羈絆,終究會隨著時間流逝。」《獨行俠》(The Lone Ranger),2013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獨行俠》(The Lone Ranger),絕對不是一部評價兩極的爭議之作。它只是一個關於正義、復仇,還有一個印地安人和一個律師,莫名其妙地一起對抗壞蛋的故事。是的,光看簡介就很商業、很娛樂,甚至有點像爆米花電影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開始質疑英雄的意義時,如同一面古老的鏡子,映照出我對於正義的渴求,也讓我看見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。
記得嗎?小時候我們總是嚮往成為英雄,渴望拯救世界,渴望擊敗邪惡。我們相信黑白分明,相信好人終究會戰勝壞人。但長大後,我們發現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,更多的是灰色地帶。我們發現英雄也會犯錯,甚至會被權力腐蝕。我們開始懷疑,甚至嘲笑那些仍然堅持理想的人。
《獨行俠》中的約翰·雷德,一開始就是這樣一個天真爛漫的理想主義者。他是一個受過法律訓練的律師,堅信法律的力量,相信正義可以透過法律來伸張。他戴著銀色的星星徽章,滿腔熱血地想要維護和平與秩序。然而,他很快就發現,法律在權勢面前是多麼的脆弱,正義在金錢面前是多麼的無力。
他所面對的,是一個被貪婪、腐敗和種族歧視所吞噬的世界。鐵路大亨卡文迪許為了擴張鐵路,不惜勾結軍隊,屠殺印地安人,掠奪土地。法律對他來說,只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,正義對他來說,只是一個可以嘲笑的笑話。
面對這樣的邪惡,約翰·雷德原本堅信的法律蕩然無存,他變得迷茫,變得無助。直到他遇到了湯豪,一個被白人社會傷害的印地安勇士。湯豪的信仰與約翰·雷德截然不同。湯豪相信自然的力量,相信靈性的指引,相信以眼還眼、以牙還牙的復仇。
他們組成了看似格格不入的搭檔,一個白人律師和一個印地安勇士。他們的目的相同,都是為了對抗卡文迪許的邪惡勢力,但他們的方法卻截然不同。約翰·雷德仍然堅持法律的底線,想要將卡文迪許繩之以法。湯豪則更加直接,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來為族人復仇。
在追逐卡文迪許的過程中,約翰·雷德一次又一次地被現實打擊。他看到法律的漏洞,看到權力的腐敗,看到人性的黑暗。他開始懷疑自己,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真的有意義。他甚至一度想要放棄,想要逃離這個充滿罪惡的世界。
而湯豪,則像是他的一面鏡子。湯豪的堅定、湯豪的勇敢、湯豪的智慧,都深深地影響著約翰·雷德。他開始理解,真正的正義並不僅僅是法律的條文,而是心中的那份信念,是為弱者挺身而出的勇氣。
電影中,約翰·雷德最終選擇了戴上面具,化身為獨行俠。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外在的形象改變,更是一個內在的轉變。他不再只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律師,而是一個為了正義而戰的英雄。他選擇了和湯豪並肩作戰,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邪惡。
或許你會說,這只是一個老套的英雄故事。或許你會覺得,電影中的情節過於誇張,過於理想化。但我認為,《獨行俠》真正觸動我的,是它對於英雄的重新定義。
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,而是一個在困境中仍然堅持信念的人。英雄並不是完美無缺的聖人,而是一個也會犯錯,也會迷茫,但仍然願意為正義而戰的人。
《獨行俠》的故事,或許有些天真,有些理想化,但它卻提醒我們,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,也要保持心中的那份光明,那份對於正義的渴望。即使世界充滿了邪惡,我們仍然可以選擇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,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世界。
而那些曾經陪伴我們,支持我們,甚至和我們並肩作戰的朋友,他們的存在,讓我們在孤獨的道路上不再孤單。他們的犧牲,他們的付出,都讓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,更加勇敢地前進。
就像約翰·雷德和湯豪一樣,他們來自不同的世界,擁有不同的信仰,但他們卻因為共同的目標而走到了一起。他們互相扶持,互相鼓勵,最終一起戰勝了邪惡。
所以,當你感到迷茫,感到無助,感到想要放棄的時候,不妨回頭看看,看看那些曾經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人,看看那些曾經讓你感動的故事。或許你會發現,你並不孤單,你仍然有力量去改變世界。而真正的英雄,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