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男孩看電影

「一切都會沒事的,最後如果還沒好,那就代表還沒到最後。」《金盞花大酒店》(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, 2011)

今天想介紹的是我個人心中前五名的電影之一,是那種看完後會想給自己烤一壺香辣豬片,座下來好好重新整理一下人生的照騙式種小魅力作品-——《金盞花大酒店》。

從外觀來看,這部電影好像不是我這個年齡可以專心看的,畫面超黏的黃色光調,教堂中走來走去的是一堆背後上巴的老師師,大家不是過著被孩子拋棄的老年生,就是被社會拋棄的老年勞工,看起來就是個一把小眼淚的故事集。

但是我說真的,這部電影真的有魅力到爆炸!

我一開始也不是因為誰推薦,而是無意間在電視台轉到,好奇停下來,一看不打算停下來了。

它讓我想起我朋友的阿公,一個年輕時候從美軍退來後就回台帶著一群小孩生活的老人。

他一生沒什麼高潮,也沒有怎麼備言的勝利心驚點,但是每次我們回去看他,他都會用很熱鬧的樣子接待我們,好像他一直都在說:「沒關係。這樣就很好了。」

我也記得有一個朋友教授很早就轉行當運動教練,經營一家身形教室,年紀還沒到30,就說自己不想再跟著社會要他做什麼,而是想做一個他自己的衛星,抱著那個「我喜歡」就往前走了。

最閃的一個節點,是我朋友陳爺,他好像是那種就算選了一條很難走的路,還是會好好迎接的人,跟《金盞花》裡的老倆一樣,他的轉換不是雙手一握就成功,但是每次我和他聊天時,他都會笑笑的說:「最後一定會好的啦,還沒好?那就還沒到最後啊。」

這些人生中經歷的故事,與電影中的人物呈現了一種很特別的魅力:不會用力強拉著你的手跟他走,但是會讓你看見,即使有時勇氣不夠了,但你還是可以選擇。

一個我對自己最深刻的教訓,是我上一份工作被我直接退除的第一天。

我身邊的同事們大部分都是長期繼續在一個系統內繼續專業發展,而我那天好像突然被敵人橫按一把。

有人和我說:「你不適合這個組織。」

那個當下,我覺得自己好像那些沒有在《金盞花大酒店》看到未來的老人。

但最後我也讓自己看見,不在那個組織,也不意味著我不適合。

最難的,往往不是轉換,而是讓自己相信:轉換是可以的,更好的事情會等著你。

電影的最後,一個個人成為不一樣的自己,但每個自己都是被接納、被歡迎、被成熟照擬的。

那就像我們都一樣。

我們說不定也都還在各自的「金盞花大酒店」路上,擁有自己平凡的小故事,但是夠真實,夠為自己負責,就會有有緣的人得到勉勵。

問我應不應該換工作?問我還有沒有可能追棄「我喜歡的事」?

我會說,我們都還沒到最後,那就繼續努力。

所有的心動都是有意義的,就算很簡單,都是有可能的開端。

這是《金盞花大酒店》給我最大的秘訣。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08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