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棒球不是用來看的,棒球是用來感受的。」《夢幻成真》(Field of Dreams),1989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夢幻成真》(Field of Dreams),或許不像《教父》那樣被奉為圭臬,也不像《阿凡達》那樣視覺特效驚人。它只是一部關於一個農夫,聽見神祕聲音,決定在玉米田裡建造棒球場的故事。沒錯,聽起來很傻、很天真,甚至有點不切實際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感到迷惘、懷疑自己的時候,總能讓我重新找回勇氣與希望的電影。
我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,我還是個大學生,正為了未來感到徬徨。每天都在思考,我到底適合做什麼?我的夢想是什麼?我的人生目標在哪裡?當時的我,就像電影裡的雷(Ray Kinsella),聽到了一個來自內心的聲音,告訴他:「如果你蓋好了,他就會來。」(If you build it, he will come.)
那時候,我並不完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。但我知道,我的內心深處,有一個聲音在呼喚我,要我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。於是我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事物,參加社團、打工、旅行,努力去尋找那個能讓我感到真正快樂的事情。
在尋找的過程中,我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。有時候,我會感到疲憊和迷惘,甚至想要放棄。但每當這個時候,我總會想起《夢幻成真》裡雷不顧一切,在玉米田裡建造棒球場的畫面。他並不知道最後會發生什麼,但他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,並堅持到底。
雷的故事,給了我很大的啟發。我開始明白,追尋夢想的過程,並不是一帆風順的。它需要勇氣、毅力,以及對自己的信任。更重要的是,它需要我們放下對結果的執著,享受過程中的美好。
《夢幻成真》讓我深深感動的地方,不僅僅是雷追尋夢想的故事,還有它對家庭、親情、以及對過去的緬懷。電影裡,雷和他的父親,因為棒球而產生隔閡。但透過棒球,他們終於化解了彼此的心結,重新建立了聯繫。
那一幕,雷和父親在球場上投接球,簡單而溫馨,卻充滿了無比的感動。它讓我明白,有時候,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,一個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,彌補過去遺憾的機會。
《夢幻成真》也讓我開始反思,我們是否太過於追求物質上的成功,而忽略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?我們是否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,而忘記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?
電影裡,雷的妻子安妮(Annie)始終支持著他,即使他的行為在別人眼裡看起來很瘋狂。她的支持,給了雷很大的力量。這讓我明白,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,擁有一個理解和支持你的伴侶,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多年過去了,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徬徨的大學生。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,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。但《夢幻成真》依然是我生命中一部非常重要的電影。每當我感到迷惘的時候,我總會重溫一遍,它總能讓我重新找回最初的熱情和勇氣。
《夢幻成真》教我的,不是如何成功,而是如何面對失敗。它教我的,不是如何賺錢,而是如何珍惜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。它教我的,不是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人,而是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並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這部電影,就像一個溫柔的提醒,提醒我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,提醒我珍惜身邊的人,提醒我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。
《夢幻成真》告訴我們,有時候,我們只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,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。即使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,我們也會在過程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。
而這,或許就是棒球的真諦,也是人生的真諦。不是非要擊出全壘打,才能算是成功。重要的是,你是否盡力揮棒,享受每一次的揮擊。重要的是,你是否用心感受棒球,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