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We’re gonna get woodsy and do some ugly things!(我們要去叢林裡做一些醜陋的事情!)」《屍變》(Evil Dead),1981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屍變》(Evil Dead),不是什麼特效炫目的鉅作,也不是什麼人人稱頌的影史經典,它只是一群年輕人到森林小屋度假,然後遇到一堆惡靈的恐怖片。是的,光看簡介就很血腥、很暴力,甚至有點廉價B級片的味道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人生裡特定時刻,如同一面扭曲的鏡子,讓我驚聲尖叫、冷汗直流,也讓我正視內心深處的恐懼與黑暗。
《屍變》並不是一部讓你放鬆心情、享受娛樂的電影。它是一場感官的凌遲,從第一聲詭異的風聲,到最後一滴鮮血噴濺,都緊緊抓住你的注意力,讓你無處可逃。我還記得第一次看《屍變》的時候,正值人生低潮,工作不順利,感情也一塌糊塗,整個世界彷彿都被灰色的陰影籠罩。
那時候,我只想找一些刺激的東西來麻痺自己,於是在朋友的推薦下,我打開了《屍變》。
起初,我只是被電影裡誇張的血漿和噁心的怪物所震懾。那些被附身的角色,扭曲的肢體、瘋狂的笑容,還有尖銳的嘶吼,都讓我不寒而慄。我一度想關掉螢幕,但卻又像被什麼東西吸引住一樣,無法停止觀看。
隨著劇情發展,我漸漸發現,《屍變》並不僅僅是一部恐怖片。它更像是一則關於恐懼、絕望和掙扎求生的寓言。小屋裡的年輕人,面對突如其來的邪惡力量,他們無助、恐慌、互相猜忌,甚至彼此傷害。他們的人性在極端的壓力下,一點一點崩潰瓦解。
在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,我內心的恐懼,其實就像《屍變》裡的惡靈一樣,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我的理智。我害怕失敗、害怕被拋棄、害怕面對未來的未知。這些恐懼就像惡靈附身一樣,讓我變得扭曲、脆弱、甚至充滿攻擊性。
《屍變》並沒有給我答案,也沒有教我如何戰勝恐懼。但它卻讓我看見了恐懼的存在,讓我意識到我正在被恐懼所控制。
電影的結尾,主角艾許在經歷了一場血戰後,雖然看似擊敗了惡靈,但他內心的創傷卻永遠無法癒合。他眼神空洞,滿身鮮血,站在一片狼藉的小屋前,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希望。
那一幕深深地觸動了我。我明白,人生中的許多困難,並不是輕易就能克服的。有些傷痛會伴隨我們一生,有些恐懼會永遠潛伏在我們的心底。
但即使如此,我們仍然要努力活下去。即使遍體鱗傷,也要勇敢地站起來,面對未來的挑戰。就像艾許一樣,即使失去了所有,也要用僅存的勇氣,去抵抗邪惡,去守護內心的最後一絲光明。
《屍變》是一部讓我成長的電影。它讓我明白了恐懼的本質,也讓我學會了與恐懼共存。它就像一面鏡子,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黑暗面,也讓我找到了繼續前進的力量。
所以,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人生的低潮,如果你也感到恐懼和迷茫,不妨試著看看《屍變》。或許它會讓你感到不適,甚至讓你做噩夢。但它或許也能讓你看到,在恐懼的背後,隱藏著勇氣和希望。
它會告訴你,即使面對再可怕的惡靈,我們也要奮力一搏,因為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真正活下去。即使會做出一些醜陋的事情,也要生存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