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婚姻不是人生的終點,而是兩個人選擇一起走的路。如果這條路讓彼此遍體鱗傷,那麼轉彎,並非是背叛,而是成全。」——這是電影《婚姻故事》(Marriage Story)中,我反覆咀嚼的一句台詞。
《婚姻故事》,一部看似平淡卻又波濤洶湧的電影,它沒有灑狗血的劇情,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反轉,它只是將一對夫妻從甜蜜到破碎,再到不得不放手的過程,赤裸裸地攤開在我們面前。而我,作為一個婚姻諮詢師,看著銀幕上的他們,彷彿也看到了無數對走進我諮詢室的夫妻的影子。
很多人說,《婚姻故事》是一部離婚勸退片。但我不這麼認為。它更像是一面鏡子,照見了婚姻中那些被忽略的細節,那些積累成山的不滿,那些最終無法彌補的裂痕。
我記得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,妻子是一位幹練的女強人,丈夫是一位溫柔的家庭煮夫。在外人看來,他們是模範夫妻,男主外女主內,分工明確。但實際上,妻子對丈夫的「不求上進」感到失望,丈夫對妻子的「頤指氣使」感到厭倦。他們在諮詢室裡,不斷地指責對方,控訴對方,卻忘了曾經相愛的初衷。
我問他們:「你們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,被對方吸引的原因嗎?」
他們沉默了。
是啊,當婚姻被柴米油鹽醬醋茶填滿,當彼此的缺點被無限放大,我們很容易忘記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和這個人攜手一生。我們習慣了抱怨,習慣了索取,卻忘了付出和感恩。
《婚姻故事》中最讓我動容的,是妮可和查理爭奪兒子監護權的那段戲。他們在律師的教唆下,互相攻擊,互相揭短,將對方踩入泥潭。那一刻,他們不再是愛人,而是仇人。
我想起另一對夫妻,他們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鬧得不可開交。妻子堅持讓孩子上貴族學校,丈夫則認為應該讓孩子自由發展。他們在諮詢室裡,吵得面紅耳赤,甚至差點動手。
我制止了他們,問他們:「你們的目標是什麼?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,還是為了孩子好?」
他們愣住了。
很多時候,我們在婚姻中爭吵,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是為了爭一口氣,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。我們忘了,婚姻是一個團隊,需要互相合作,互相理解。
《婚姻故事》的結局是開放式的。妮可和查理最終還是離婚了,但他們學會了尊重彼此,學會了為對方著想。他們為了兒子,努力維持著表面上的和平。
我的一個朋友,也在經歷了一段痛苦的婚姻後選擇了離婚。她告訴我,離婚並不是結束,而是一個新的開始。她終於可以擺脫那段讓她窒息的關係,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婚姻,並不是愛情的墳墓,而是愛情的考驗。它需要經營,需要付出,需要不斷地調整和改變。如果一段婚姻已經讓你感到痛苦不堪,那麼放手,或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。
就像《婚姻故事》中那句台詞所說:「婚姻不是人生的終點,而是兩個人選擇一起走的路。如果這條路讓彼此遍體鱗傷,那麼轉彎,並非是背叛,而是成全。」成全彼此,也成全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