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規則就是沒有規則。」《地下弒》(The Purge),2013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地下弒》(The Purge),並非影評人口中的神作,也不是什麼教科書等級的恐怖片。它只是一部描述在一個虛構的未來社會,政府允許一年一度的「清洗日」,讓所有犯罪行為,包括謀殺,都合法化的驚悚片。是的,聽起來很血腥、很暴力,甚至有點過於概念化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開始質疑社會秩序的時刻,如同一面沾滿血跡的鏡子,映照出我內心的恐懼、憤怒,以及對人性的失望。
《地下弒》並非單純的血腥暴力秀,而是對社會道德、階級矛盾,以及人性黑暗面的深刻反思。它讓我開始思考,當法律不再約束,當道德淪為空談,我們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?我們真的比那些在清洗日裡大開殺戒的人,更加高尚嗎?
我記得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,內心感到極度的不安。我試圖說服自己,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,一個過於誇張的假設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越來越發現,電影中呈現的某些面向,其實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悄然上演。
我們身處一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時代,一個權力被濫用,弱者被剝削的時代。我們看到政治腐敗、社會不公,以及無數被壓迫的聲音。當我們感到無助,當我們感到憤怒,我們是否也曾經渴望過一個「清洗日」,讓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發洩內心的不滿?
當然,我並不贊同暴力,我也不認為「清洗日」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。但《地下弒》讓我意識到,我們必須正視社會中存在的黑暗面,我們必須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,而不是選擇視而不見,或是默默地忍受。
這部電影也讓我反思了自己的價值觀。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善良、有同情心的人。但當我面對那些傷害我,或是傷害我所愛的人的人,我是否能夠保持理智,保持克制?我是否能夠原諒,能夠放下?
我曾經被朋友背叛,被同事陷害,甚至被陌生人欺騙。每次經歷這些事情,我都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痛苦。我曾經想要報復,想要讓那些傷害我的人付出代價。但我最終選擇了放下。
我意識到,報復並不能讓我感到快樂,只會讓我的內心更加黑暗。放下仇恨,才能讓我從痛苦中解脫,才能讓我重新開始。
《地下弒》並非一部適合所有人的電影。它很血腥,很暴力,也很令人不安。但如果你願意正視內心的黑暗面,如果你願意思考社會的弊端,它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啟發。
它就像一位嚴厲的老師,用血淋淋的現實,提醒我們保持警惕,提醒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希望,提醒我們永遠要相信,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,人性中仍然存在著光輝。而這光輝,需要我們每一個人,努力去守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