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測量生命長度的,不是你活了多久,而是你做了些什麼。」《一路玩到掛》(The Bucket List),2007
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一路玩到掛》(The Bucket List),沒有驚天動地的特效,也沒有撲朔迷離的劇情,它只是兩個罹患絕症的老人,在僅剩的日子裡,決定完成一份「遺願清單」的公路電影。是的,光看簡介或許會覺得老套、煽情,甚至有點讓人避之唯恐不及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心中長久以來被忽略的渴望,也提醒我,時間的珍貴與有限。
這不是一篇影評,我不會鉅細靡遺地描述劇情,也不會剖析導演的拍攝手法。我只想藉由這部電影,聊聊我對人生的一些體悟,以及它如何悄悄地撼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。
電影裡,卡特是個博學多聞的黑手,擁有一切知識,卻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實踐夢想。愛德華則是個富可敵國的企業家,擁有所有資源,卻因為忙碌而忽略了人生的真正意義。他們看似站在人生的兩個極端,卻在病房裡,因為相同的命運而相遇。
他們的「遺願清單」包含了各種瘋狂的想法:跳傘、開賽車、到金字塔前沉思… 這些看似荒誕不經的行為,其實都指向一個核心:活著。他們並不是在「死前」完成這些事,而是在「活著的每一天」盡情地享受生命。
我常常在想,如果有一天,我也拿到這樣一份「死亡通知單」,我的「遺願清單」上會寫些什麼?是環遊世界?是功成名就?還是和家人朋友好好相處?
坦白說,我沒有勇氣面對這個問題。因為我知道,我的「遺願清單」上的許多項目,都和現在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馳。我一直被社會的價值觀所裹挾,追求著他人眼中的成功,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渴望。
我渴望自由,卻總是為了工作而犧牲假期;我渴望陪伴家人,卻總是藉口忙碌而疏於聯絡;我渴望追求夢想,卻總是擔心失敗而裹足不前。
電影裡,卡特和愛德華的友情,也深深地打動了我。他們一開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,因為疾病而被迫成為室友,卻在共同完成「遺願清單」的過程中,逐漸瞭解彼此,成為了真正的朋友。
他們會互相鼓勵、互相吐槽、甚至會為了彼此的幸福而做出妥協。他們的友情,超越了階級、種族、甚至超越了生死。
這讓我想起了我身邊的朋友們。有時候,我們會因為生活瑣事而爭吵,會因為價值觀不同而產生隔閡,但當我們真正需要彼此的時候,總能感受到那份默默的支持和陪伴。
真正的朋友,不是在你成功時錦上添花,而是在你失落時雪中送炭。他們會在你迷茫時給你指引,在你脆弱時給你力量。他們的存在,讓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孤單一人。
電影的結局,卡特和愛德華都離開了人世。但他們的故事,卻留給我們深刻的啟示: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度,而在於深度。
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,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。我們可以選擇活得精彩、活得有意義、活得無悔。
《一路玩到掛》並不是一部讓人感到沉重的電影,它反而充滿了幽默和溫情。它用兩個老人的故事,告訴我們:即使面對死亡,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,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看完這部電影後,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。我開始思考,什麼纔是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?我應該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,去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?
我開始嘗試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念,開始嘗試去追求一些新的事物。我開始學習放慢腳步,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。
我報名了攝影課程,因為我一直想用鏡頭記錄下世界的美麗;我開始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,因為我知道他們的陪伴纔是最珍貴的禮物;我開始嘗試寫作,因為我想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我知道,我的人生還很長,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。我並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,但我相信,只要我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,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,我就一定能夠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。
《一路玩到掛》就像一顆種子,悄悄地播種在我的心田,它讓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,讓我開始珍惜身邊的一切,也讓我開始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。
或許,這就是一部好電影的真正價值:它不僅僅是娛樂,更是一種啟發,一種力量,一種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人生的契機。
所以,如果你也感到迷茫,如果你也感到困惑,不妨去看一看《一路玩到掛》,或許它也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,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。
而我,也將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,一路玩到掛。不是為了逃避死亡,而是為了更好地活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