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你必須停止作夢,才能記住夢想。」《全面啟動》(Inception),2010
今天要和你分享的這部電影《全面啟動》(Inception),並不是一部輕鬆寫意的爆米花電影,也不是一部容易入口的溫馨小品。它是一部結構複雜、概念深邃,甚至讓人看完後需要Google影評才能確定的科幻燒腦神作。是的,光看簡介就很玄、很複雜,甚至有點像哲學論文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一部在我人生裡特定時刻,如同一面鏡子,照見我內心深處的焦慮、渴望,以及對現實與夢境之間界線的困惑的電影。
我第一次看《全面啟動》是在大學時期。那時候的我,對未來充滿迷茫。夢想很多,卻不知道該如何實踐;現實很骨感,卻又不甘心就此妥協。我像電影裡的Cobb一樣,在現實與夢境之間游移不定,分不清哪些是真實的渴望,哪些又是虛假的幻影。
Cobb是一位頂尖的盜夢者,他能夠潛入人們的夢境,竊取機密情報。然而,他自己也身陷夢境的泥沼之中,無法自拔。他因為深愛的妻子Mal的死亡而背負著沉重的罪惡感,這種罪惡感不斷在他的夢境中浮現,干擾著他的任務,也蠶食著他的心靈。
Mal的死,是整部電影的核心。她沉迷於夢境的刺激與完美,渴望永遠活在夢中。她說服Cobb一起沉入更深的夢境,並在那裡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。然而,當Cobb想要回到現實時,Mal卻拒絕了。她認為現實是虛假的,而夢境才是真實的。為了讓Mal回到現實,Cobb在她腦中植入了「這不是真實」的想法。
這段劇情讓我反思,我們是否也會為了逃避現實,而選擇活在自己編織的夢境之中?我們是否也會因為害怕面對痛苦和失敗,而沉溺於虛假的快樂之中?
我曾經也是這樣。大學時期,我熱衷於社團活動,沉迷於網路遊戲,似乎只有在這些虛擬的世界裡,我才能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。然而,當我從這些虛幻的快樂中抽離出來時,卻發現自己與現實世界脫節了。我沒有好好學習,沒有好好規劃未來,也沒有好好經營人際關係。我只是在不斷逃避,不斷用虛假的快樂來麻痺自己。
Cobb的團隊,由一群各有所長的專家組成,他們共同執行著一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:植入夢想。他們要進入目標人物Robert Fischer Jr.的夢境,並在他的潛意識中植入解散公司的想法。
這個任務的複雜性和難度,讓我聯想到人生。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個複雜的夢境,充滿著挑戰和困難。我們需要不斷學習、不斷成長,才能在這個夢境中生存下去。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的團隊,與他們共同合作,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。
Ariadne,是Cobb的團隊裡的新成員,也是一位建築師。她負責設計夢境的迷宮,幫助Cobb完成任務。她也是唯一一個敢於直面Cobb內心痛苦的人。她一次又一次地質問Cobb,逼迫他面對Mal的死亡,讓他從罪惡感中解脫出來。
Ariadne的角色,讓我體會到,我們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過去,才能真正地向前走。我們不能一直活在陰影之中,不能一直讓過去的痛苦束縛自己。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能夠理解我們、支持我們的人,幫助我們走出困境。
電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多層夢境的設定。Cobb的團隊需要進入多層夢境,才能完成任務。每一層夢境都比上一層更加危險和複雜。在夢中夢中夢,分不清現實與虛幻,簡直讓人頭昏腦脹。
這種多層夢境的設定,也讓我聯想到人生的多重面向。我們的人生不僅僅有工作、學習,還有家庭、友情、愛情等等。我們需要在這些不同的面向之間找到平衡,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。
電影的結尾,Cobb終於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。他轉動陀螺,卻沒有看陀螺是否會停止。他選擇相信現實,選擇擁抱未來。
這個開放式的結局,也讓我思考。我們是否需要執著於追求真相?我們是否需要完全確定自己所處的環境是真實的?或許,重要的是我們選擇相信什麼。或許,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活在當下。
《全面啟動》不是一部提供明確答案的電影,而是一部引發思考的電影。它讓我思考夢想與現實的關係,思考過去與未來的關係,思考人生的意義。它讓我明白,即使我們身處夢境之中,我們也可以做出選擇,我們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這部電影,在我的生命中,如同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內心的渴望、恐懼,以及對人生意義的追尋。它讓我明白,即使生活充滿挑戰,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。即使我們身處夢境之中,我們也要努力地活下去。
或許,這就是《全面啟動》這部電影,對我來說,最重要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