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第一次看到那個熟悉的藍色小傢伙再次出現在螢幕上時,內心那股說不出的激動,真的讓人有點想哭。史迪奇,那個搗蛋又可愛的外星生物,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卡通角色,而是童年的一部分,是那段每天放學後窩在沙發上看迪士尼頻道的時光中,最鮮明的回憶之一。
這次迪士尼要把《星際寶貝》拍成真人版,其實我一開始是有點擔心的。畢竟這部片子對很多人來說意義太重大了,稍有一點改動都可能會讓老粉絲失望。但就在預告片一出來的那瞬間,我的擔心就少了一半。畫面很有質感,角色選角也挺有感覺的,最重要的是,史迪奇的模樣,竟然比我想像中的還要成功。
讓我驚訝的是這支預告片的表現太誇張了,24 小時內居然衝破了 1.58 億次觀看!這數字一看就知道不只是我自己在感動,全球粉絲都在關注。而且,它竟然成了迪士尼歷來第二高觀看次數的真人電影預告片。比《美女與野獸》還多、比《白雪公主》還多,這真的不是開玩笑的。
當初原版動畫是在迪士尼動畫比較低迷的時期推出的,但反而因此顯得特別純粹。它沒有一堆王子公主的愛情戲碼,也沒有華麗的魔法場景,有的只是家人之間的情感、被遺棄與被接納的矛盾、還有一點點令人心碎但又暖心的孤單。那句 “Ohana means family. Family means nobody gets left behind or forgotten.” 到現在我都還記得,而且每次聽到還是會有點鼻酸。
我還記得以前和弟弟一起看這部片的情景,我們倆最喜歡模仿史迪奇的怪聲音,還會為了誰是史迪奇、誰是莉蘿而吵起來。那時候根本沒想過,這部片會一直留在我們心裡,甚至過了這麼多年,看到預告片竟然還會讓我們同時轉傳給彼此,然後說一句:「天啊,我們的童年要回來了!」
這次真人版的成功,除了靠原作累積的粉絲熱情,其實我覺得也和現在觀眾的情感很有關。現在大家好像越來越需要一些真誠的故事了,不是那種製作精美卻空洞的大片,而是像《星際寶貝》這樣有溫度、有缺陷、卻真實感人的小故事。或許我們都開始想念那種不完美卻溫暖的感覺。
當然啦,也有很多人擔心真人版會搞砸,畢竟改編動畫總是有風險。但從預告來看,這次迪士尼似乎真的有用心在保留原作的靈魂。包括莉蘿的家、她和娜妮的互動、還有夏威夷的陽光和沙灘,那種獨特的氛圍好像真的被保留下來了。我很期待看到史迪奇在真實世界裡的模樣,特效看起來也很自然,不會讓人出戲。
而這部電影即將上映的時間點,其實也很有趣。剛好會碰上阿湯哥的新片,這又讓我想起 2002 年原版上映時,也曾和《關鍵報告》撞檔,當時兩部片在票房上互有輸贏。沒想到多年後,史迪奇又要再一次對上阿湯哥,不知道這次會不會逆轉勝?
就目前預告的反應來看,我自己其實還滿看好這部片的票房表現。尤其是在家庭觀眾市場,《星際寶貝》真的很有吸引力。這是那種你可以放心帶小孩去看的電影,同時自己也會感動到不行。而且它不會單靠 nostalgia(懷舊情懷)在撐場,因為就算你沒看過原版,你還是能被這個故事打動。
說實話,我已經開始在盤算要找誰一起去看這部電影了。是該找小時候一起看動畫的老朋友?還是帶現在的伴侶一起進戲院分享那段過去?或者,是時候帶家裡的小朋友去看看這個陪伴我成長的角色?不管是哪一個選擇,我想,這部電影都不只是「重溫童年」,而是把那段情感重新帶到現在生活的一個機會。
我不敢保證它一定會是全年最賣座的電影,但我幾乎可以肯定,它會是很多人心裡最柔軟的一塊。尤其是對像我這樣,在成長過程中曾經跟史迪奇一起笑、一起哭的人來說,這不是一部電影而已,它是一段生命中不能遺忘的記憶的延續。
接下來我打算把原版動畫再重看一遍,順便把舊玩偶翻出來擦一擦灰塵。等到電影上映的那天,希望能再次看到滿場觀眾一起笑、一起流淚,也一起記得:Ohana 的意義。
電影的魅力,總是能觸動心靈 我常常想,為什麼電影這麼迷人?它不僅僅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,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。每一部電影,都像是一場人生的縮影,從一開始的開篇,到高潮的情感爆發,再到結尾的回味無窮,每一幕都在我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。這樣的情感牽引,特別是在和最愛的人一起看電影時,會更強烈。 記得有一段時間,我和最好的朋友,每個週末都會選一部電影來看。那段時間,我們的生活節奏特別快,工作和學業都讓人喘不過氣來。但每當週末來臨,兩個人會坐在沙發上,泡上一壺茶,選一部電影開始共度時光。那時候我們會毫無保留地談論自己的感受,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都會引發我們的討論,有時候是一種心靈的共鳴,有時候則是完全不同的觀點碰撞。我們會互相挑戰對方的看法,甚至偶爾因為對某些場景的解讀不一致而開心爭辯。這樣的互動,讓每一部電影都變得無比有趣。
看整篇文章